《人民政协报》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:树匠心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石
发布时间:
2025-06-23
“在大数据、云计算到来的今天,‘工匠精神’的作用和局限性会有什么样的改变?”“‘工匠精神’对中国制造业无论是腾笼换鸟也好,还是更多的价值获取也好,有什么启示意义?”
在全国政协“加快社会适老化改造,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”视察期间,参加视察的委员们深入了解了世界技能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深刻感受了技能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,感悟了工匠能人的匠心。
“一技之长,能动天下。”在长期从事装备制造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看来,技能是强国之基、兴业之本,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。
据了解,目前,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。
严建文表示,中国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后,历经40多年的长足发展,工业设计由逆向转为正向,工艺技能有了提升,人才队伍从技术型和技能型融合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,各类工业产品也取得了多次迭代发展,从而建立了中国制造的完整体系。“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、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、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进程中,必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尤其是要更好地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”
“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完美的精神。”严建文表示,工匠精神不仅表现为注重细节、精雕细琢、追求完美,而且包括与时俱进、勇于创新。“从工业化历史进程看,几乎每一次引起产业变革的创新创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,工匠精神催生着各行各业的探索者和发明家,推动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融合发展。”
如何传承与弘扬“工匠精神”呢?严建文表示,在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,应注重“匠心”的培养,“树匠心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石,只有那些默默无闻、执着追求卓越的人,才能展现出至真至善的工匠精神。”
“工匠精神是敬业、精益、专注与创新的完美融合。对个人而言,工匠精神意味着对职业的热爱、专注与精进,体现为务实肯干、坚持不懈以及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。对企业而言,工匠精神则体现在守专长、制精品、创技术、建标准等方面,它倡导持之以恒、精益求精和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。”全国政协委员成平表示,工匠精神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,更是推动中国制造前行的动力源泉。
“大力推广工匠精神,并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位技能人才都成为职业意义上的工匠,而是鼓励每一位技能人才具备工匠精神所包含的敬业理念、创新文化、专注态度等科学职业素养,从而推动现代经济转型发展,营造社会良好风气。”成平说,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,目的在于打造精品。“只有打造更多优质产品、塑造更多中国品牌,中国制造业才能实现品质革命、跻身世界前列。”
匠心聚,百业兴。委员们表示,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常怀工匠之心、发扬工匠精神,保持干事创业的定力和韧性,必能在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新征程上,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。
来源:《人民政协报》 2025年6月23日
关键词:
上一页:
推荐新闻
严建文董事长参加总理主持专家、企业家和教科文卫领域代表座谈会并做发言
2024-01-24
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率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莅临尊龙z6官网调研
2025-06-03
2025-03-05
2025-03-05
2024-04-01